一、鋼結構工程—吊裝安全技術措施
鋼結構工程以其工期短、跨度大、勞動強度低等優點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建設部已提出在民用建筑中推廣鋼結構,并以進入實施階段,大量鋼結構工程將會不斷涌現,而安全技術措施是保證鋼結構工程吊裝順利進行的前提,筆者通過幾項大型鋼結構工程施工經驗的總結,對鋼結構工程吊裝安全技術措施進行了簡單闡述,以供大家在施工中參考。
一、組織保證:
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生產小組,并設專職安全檢查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二、資金和信息保證:
(1)保證足夠的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和物資投入。
(2)建立完整、可靠的安全生產信息系統,保證及時、準確地傳遞、處理和反饋各類有關安全生產的信息。
三、技術要求:
(1)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都掛有安全警示牌。夜間施工配備足夠的照明,電力線路由電工架設及管理,并按規定設紅燈警示,并裝設自備電源的應急照明。
(2)季節施工時,認真落實季節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做好與氣象臺的聯系工作,雨季施工有專人負責發布天氣預報,并及時通報全體施工人員。儲備足夠的水泵、鉛絲、蓬布、塑料薄膜等備用材料,做到防患于未然。汛期和臺風暴雨來臨期間要組織相關人員晝夜值班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風雨過后,要對現場的大型機具、臨時設施、用電線路等進行的檢查,當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繼續施工。
(3)新進場的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按照機械設備技術試驗規程和有關規定進行檢查、鑒定和試運轉,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場投入使用。大型起重機的行駛道路堅實可靠,其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加固,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
(4)吊裝作業應劃定危險區域,掛設明顯安全標志,并將吊裝作業區封閉,設專人加強安全警戒,防止其他人員進入吊裝危險區。吊裝施工時要設專人定點收聽天氣預報,當風速達到15m/s(6級以上)時,吊裝作業停止,并做好臺風雷雨天氣前后的防范檢查工作。
二、融合綠色建筑理念
綠色建筑是指建筑行業中以節約資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目的的新型建筑理念,以實現建筑和大自然的和諧統一,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和品質的居住空間,為大自然動植物提供低污染、高利用和低影響的共存建筑物,有別于以往與大自然對立的狀態,而是作為大自然的補充的先進建造方式。
中小型裝配式北京鋼結構建筑具有靈活性,輕型材料的使用,工業化的生產建造方式使其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現場濕作業環節,通過快速組裝也大大減少了相應施工成本,而且當建筑物壽命終止時的拆卸也快速方便。綠色建筑理念和技術都是貫穿于建筑全壽命周期的,包括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各個階段,具體包含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和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等方面。
另外,在日本小型裝配式住宅雨水收集、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風拔新風系統等對自然能源利用的技術手段,在小型裝配式住宅中皆有應用。同樣,這些技術手段也值得我國建筑業學習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中小型裝配式建筑也將多地考慮到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減少人工能源的消耗。